字:
关灯 护眼
趣笔阁阅读 > 名义:国服前五登场!压倒一切 > 第459章 自己的苦,自己受着!

第459章 自己的苦,自己受着!

而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、抱怨乃至试图反抗之后,残酷的现实终于让大多数人认清了形势。

省委绝不会无底线兜底,更不会允许任何人临阵脱逃。

要么,拼尽全力自救,或许还能搏一个未来。

要么,顽抗到底,结局必然是身败名裂。

当所有侥幸和退路都被彻底斩断,一股破釜沉舟般的动力,反而在林城市各级干部中被迫激发出来。

毕竟,这捅破天的债务窟窿,确实与他们每一个人都脱不开干系。

现在,这苦果真的需要他们自己来咽下了。

各种之前被认为“不可能”、“有难度”的化债方案和自救措施,开始被真正摆上台面,严肃讨论,甚至加速推进。

闲置资产摸排与处置清单变得更加详尽务实;

与债权方的艰难谈判取得了零星但宝贵的进展;

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、清退临聘人员等“割肉”方案,也开始硬着头皮推行下去。

虽然每一步都伴随着阵痛和阻力,但局面确实在以一种缓慢而笨拙的姿态,向着积极的方向蠕动。

————

林城市委临时办公室内。

沙瑞金看着手中这份比之前详实、也更具操作性的阶段性化债进展报告。

紧绷了多日的脸上,终于露出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缓和。

他拿起那部红色加密电话,向穆辰汇报了林城近期的变化。

“特派员,林城这边,下面的人,现在是真的开始动起来了,虽然是被动的,但总比之前死水一潭要强。”

电话那头,穆辰安静地听着,语气平淡无波:

“嗯,压力转化为动力,是好事。这说明之前的策略是对的。”

他略一停顿,做出了决断:

“既然他们已经认清了现实,开始自救,省委的力量就可以逐步撤出了。”

“总靠外力强压,非长久之计。”

“后续,交给林城市新的班子,让他们自己主导。”

沙瑞金心中一松,立刻应道:“是,特派员!我立刻安排省委工作组有序撤离,只保留必要的督导和联络人员。”

————

沙瑞金将穆辰的指示传达给高育良、李达康、赵达功后,几人都松了口气。

长期驻扎林城,不仅身心疲惫,省里还有大量日常工作需要处理。

省委工作组的撤离迅速而有序。

当一辆辆挂着省委牌照的车辆驶离林城市委大院时,许多暗中观察的林城干部,都不约而同地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
仿佛压在头顶那座无形的大山,终于移开了一些。

然而,这口气还没完全松下来,一些人心中那点蛰伏已久的歪心思,又开始如同雨后的野草般,悄然滋生。

某位副局长偷偷拨通了省里某位老领导的电话。

言语恳切,希望能换个环境,继续为组织服务。

另一位区长则开始让家人活动,试图联系其他地市的企业,看是否有调动可能。

他们天真地以为,省委的人走了,监控就放松了,或许可以钻钻空子。

但结果,却让他们如坠冰窟!

所有的请托和活动,无一例外,都被干脆利落地拒绝!

关系硬些的,对方还会委婉告知:“不是不帮,是省委组织部下了死命令,林城的干部,一个都不能动,尤其是名单上这些人。”

关系浅的,直接就被回绝:“不好意思,这事办不了,上面有明确规定。”

更有人因为活动得太频繁,第二天就接到了省纪委驻林城联络员的提醒电话,语气客气,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。

直到这时,所有人才彻底绝望地明白。

省委人是走了,但那道无形的枷锁,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!

穆辰特派员和沙瑞金书记,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,根本就没打算放走任何一个人!

想走?

除非你想进去!

————

就在这种绝望与认命交织的氛围中,汉东省委任命的新任林城市委书记和市长,正式到任。

书记叫周启明,原任省发改委副主任,以思路清晰、作风强硬著称。

市长叫孙海涛,从经济基础较好的兄弟市平调过来,擅长经济工作和危机处理。

两人的到来,无疑给死气沉沉的林城,又投入了两块沉重的巨石。

上任后的第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,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
周启明没有一句客套,目光冷峻地扫过在场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,开门见山。

“我和海涛市长为什么来,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清楚。”

“林城这个摊子,是你们自己搞成这样的,这杯苦酒,必须你们自己喝下去!”

他微微停顿,语气陡然转厉:

“谁要是觉得受不了,现在就可以提出来!我可以帮你向省委打报告,申请换个地方!”

台下鸦雀无声,无人敢接话。

谁都知道,这个时候申请换个地方,等同于申请进去。

周启明冷笑一声,继续道:“如果选择留下,那就给我收起所有不该有的心思!”

“在我和海涛市长主政期间,谁敢阳奉阴违,谁敢出工不出力,谁敢在化债工作上打折扣、搞变通……”

他的目光如同冰锥,刺向每一个人:

“那就新账旧账一起算!”

“上面已经对你们失望透顶,做好了最坏的打算!不要怀疑省委清理门户的决心!”

孙海涛接着开口,语气同样不容置疑:“化债是死命令,没有价钱可讲!所有的方案,必须不折不扣执行!”

“我们会成立化债工作督导专班,我亲自任组长,每周调度,每月考核!”

“完不成任务的,第一次警告,第二次问责,第三次……直接请省纪委介入!”

两人一唱一和,软硬兼施,但核心只有一个:绝无退路,必须拼命!

台下众人听得心惊肉跳,最后那点幻想也被彻底碾碎。

他们意识到,来的这两位,比沙瑞金时期盯得更具体、更细致,手段也可能更直接!

————

消息很快传回京州。

穆辰在听取沙瑞金的汇报后,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看来,他们是真正接手了。”

语气中,听不出太多波澜,但熟悉他的人能感觉到,那是一种局面初步可控后的放松。

沙瑞金、高育良、李达康、赵达功等人,也终于能暂时从林城这潭浑水中抽身,将主要精力放回到全省的发展大局上。

每个人都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。

虽然林城的问题远未解决,化债之路注定漫长而艰难。

但至少,方向明确了,责任压实了,班子配强了,剩下的,就是时间和执行的问题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