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难就得硬上
赵繁很想说,你们怎么不去上天啊?
让想灭了你们的敌人买便宜能源给你们发展,增强实力,这个对手得有多傻啊?
当然了,这样的大实话不能说得那么直接,毕竟华夏目前是想稳住欧盟,保持相互之间的联盟关系。
他善意地笑了笑,用开玩笑的口吻提醒道:“我亲爱的朋友,也许你应该知道一件事,苏大哥是绝对不肯让欧盟强大起来的,这不利于他们占领你们国家的目的。”
加奥被说得一愣,随即尴尬地笑道:“亲爱的赵,你太直接了。”
赵繁无所谓地说道:“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。”
漂亮国顶多是想进行经济制裁,毕竟隔着汪洋大海,可苏大哥就在边上,要不是有诸多掣肘,早就打过来了。
欧洲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在原有的历史上选择站队漂亮国。
可惜一盘散沙终究成不了事,赵繁穿越的时候,董子正在狮子大开口呢,欧盟除了乖乖掏钱,也没别的办法。
那个时候,华夏已经有技术、有人才,即便是需要联盟,欧盟也没上桌的资格。
这个提议通过后,后续就要考虑订单数值以及内部分配的问题。
现在还没和苏大哥达成协议,说这些实在太早了,不过给出几个口头协议也未尝不可,能稳住联盟关系就行。
做二道贩子到底不太光彩,而且订单的事最好要在苏大哥反应过来之前走上正轨。
按照两边的意思,说服其他国家的任务就交给法兰西,目前把细节谈好,华夏的访问团就可以打道回府了。
虽然知道法兰西打着卡一道的心思,华夏这边商议过后,还是答应了这个提议。
在会议上,加奥就仗着和赵繁关系亲近,询问他:“华夏转卖的订单,欧盟内部要怎么分配呢?毕竟谁都想要便宜的能源。”
法兰西在欧盟的实力并非处于碾压级别,甚至在这个时候还被大英帝国碾压,这事要是处理不好,和华夏的合作只怕都保不住。
虽然不想给对方出主意,不过赵繁很希望这件事赶紧结束。
他稍微想了一下,提议道:“按照欧盟的话语权百分比来分配吧,谁不同意?那就投票决定。”
一点小事就争执,拖拖拉拉的,这件事又拖不得,还是按照之前的计策,同意的就一起干,不同意的就滚蛋。
赵繁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拿捏欧盟了,甚至这个联盟的成立,采用的也是这样的方式,这群代表早就反应过来了。
加奥也不得不感慨:“赵,你真的是太会拿捏我们了。”
赵繁当然知道对方感慨的意思,他似笑非笑地说道:“也许你该庆幸我不是漂亮国人,或者庆幸华夏对欧洲没有什么企图。”
要是他是漂亮国人,高低得想办法统一这块土地,学秦始皇来个一统六国。
欧洲难以统一的问题,像信仰、语言等因素,在华夏人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,相应的解决办法,几千年前老祖宗就给过了。
相关的协议还没处理完,不过主要的条例都通过了,赵繁他们就要准备回国。
之前不确定是否回国,并没有带多少行李,后面陈敏回国,倒是确定了工作安排,不过她一个人也带不了太多。
本来是拜托同事帮忙运送,只是接任赵繁的人没到岗,很多事只能分摊完成,这就导致大家都很忙。
正好这回过来,一家人自己能带的都带上,其余的打包运回去。
正忙乱地收拾东西的时候,小承宇找到赵繁,提出一个要求:“爸爸,我能去幼儿园和我的同学道别吗?”
自从决定实行行万里路的教育计划,小承宇去幼儿园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,不过他和班里的同学感情还是很好的。
这次这么久没去上学,他的同学肯定以为他又跟着父亲出差了,可他后面却不会再回去,所以应该去道个别。
赵繁觉得没什么问题:“当然可以,需要我陪同你一起去吗?”
退学程序已经走完了,赵繁只是这么问,其实不管儿子答不答应,他都要去的,不然孩子根本进不去。
陪着小承宇去幼儿园,正好看到加奥来接孩子,两人就站在门口聊了起来。
加奥自认和赵繁关系亲近,不仅是两人来往比较多,其实私下交情也不少,比如他的小儿子就和小承宇上同一个幼儿园。
这不是什么巧合,他是后来给儿子转过来的,也不知道图什么。
赵繁在欧洲的政治圈挺出名的,加奥已经知道他调职的情况了,为此感到很是惋惜。
“赵,真的太可惜了,像威廉这样天才的儿童,我还以为他会在法兰西读小学、中学,甚至是大学,然后像你一样成为外交官。”
威廉是小承宇的英文名字,不是赵繁取的,而是受老师的影响,自己给自己取的。
孩子虽然聪明,可年纪还还小,并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,赵繁打算等他大一点再和他讨论。
其中小承宇挺容易受环境影响的,就像他现在和同学告别,其实是受电视里那些毕业离别电影的影响。
三四岁的小孩,前后也没上多久的学,哪里有什么深厚的感情。
看着远处,学着电影主人公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孩子。
赵繁无所谓地笑道:“也许他大学的时候会来留学呢。”
这种可能性很小,他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。
加奥想说的并不是小承宇,而是赵繁:“更让我可惜的是你竟然被调职到了内政部门,你可是外交方面的天才,华夏是怎么想的?”
赵繁闻言稀奇地反问道:“你们不是总嫌弃我太过强硬,希望我赶快滚回华夏吗?”
这几年欧洲国家可没在他这里讨到好,不少人都觉得,换个人驻守欧洲,说不定合作得还顺畅一点。
不过向华夏抗议的情况却没有发生过,毕竟他们也知道,欧盟这么快成立,其实赵繁有很大的功劳。
见赵繁漫不经心,加奥有点伤感地说道:“如果我去华夏访问,你可一定要招待我,亲爱的朋友。”
到底相交这么多年,眼前这个人怎么那么淡定,难道华夏人连分别的情绪都那么内敛吗?
赵繁有点无语地看着加奥,或许他对欧盟人都挺无语的。
情绪外露的时候,好像对方是你的全世界,可一旦涉及利益,立刻就能翻脸不认人。
这也是国内很多人觉得欧洲这些国家不讲道义的原因。
不过在讲究利益至上的欧美人看来,华夏讲人情世故也很奇怪就是了。
回到国内,赵繁就没再去外交部了,他在那边只是兼职,而且还没下最终的调令。
没想到上班第二天,他却接到了计划委员会这边的调令。
赵繁不可置信地说道:“领导,不少人对我调职到计划委员会任职副主任就很有意见,现在还没有满一整年就让我代理主任,只怕工作更难展开了。”
陈厚这会很忙,头都没有抬起来,只是淡淡地说道:“难就得硬上,我也是一样的。”
赵繁一听就知道,陈厚应该也接到了调令,想到对方可能会去的位置。
他语气有些艰涩地问道:“大领导的情况是不是很不好了?”